• 当前位置:
  • 首页
  • -> 新闻中心 -> 邹图新闻
  • 【邹图听书】假如你感到前路迷茫,一定要听完这本书

    时间:2023-02-11 16:42:54  作者:  来源:  阅览:108人次


   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这本书,比较特别——

    因为从诞生之日起,这本书就被誉为“20世纪最为高贵的小说”。

    很少有人读了它,不被触动和鼓舞的。杨澜说,这本书里的主人公至今是她的信仰。这本书就是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,作者是法国大文豪罗曼·罗兰。

    书里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夫,历经生活的辛酸苦辣,依然不屈服于命运。

    他的故事平凡又伟大,让几代中国青年深深着迷。在他的身上,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——我们很多人正经历着与克里斯托夫一样的迷茫与孤独,但这些,终将被这本书治愈。

    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,一同汲取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里伟大的精神力量。


    01宁愿被驱逐,也要抗争到底

    与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,克里斯托夫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。

    祖父和父亲虽然曾是公爵府的乐师,但当他出生时家道已然中落。

    父亲是个酒鬼,母亲是帮有钱人家做饭的厨娘,童年的克里斯托夫像一棵野蛮的狗尾巴草,在夹缝中顽强生长。

    在他6岁的时候,就已经展现出了这一点——

    一次,母亲带克里斯托夫到她做事的主人家去玩耍。

    主人家有一对贵族姐弟,非常瞧不起出身底层的克里斯托夫。

    对方先是嘲笑了克里斯托夫满是补丁的衣服,又骂他是下等的蠢货,还故意让他做一些他做不到的动作。

    贵族姐弟以为,小克里斯托夫会做小伏低的顺从他们,却不曾想,这是块硬骨头。克里斯托夫毫不客气地教训了两姐弟:给了前者一拳,送了后者一脚。随后便迎来了父母铺天盖地的咒骂和暴风雨般的拳头,因为他们怕得罪权贵、丢了饭碗。但克里斯托夫坚信自己没错,哪怕被关在阁楼饿了一天,也不承认是自己的错误。由于父亲常常去酒馆酗酒,克里斯托夫家很快变得入不敷出。

    于是,年仅11岁的他开始给有钱人家的孩子上音乐课、去剧院演奏曲目,在他14岁时,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一家之主了。他的一天常常是这样度过的:

    下午,别的孩子玩耍的时候,克里斯托夫正拧着眉头,集中精神,在尘埃满目、光线不足的戏院里,坐在乐谱架前面。晚上,别的孩子已经睡觉了,他还是在那儿,筋疲力尽地软瘫在椅子上。

    当别的孩子还沉浸在被呵护着长大的蜜罐里时,小克里斯托夫已经觉得身心俱疲。他觉得自己孤零零的,身后空无一人:活着也不见得愉快,眼看父亲喝得烂醉,被他毒打,受别的孩子欺负,大人们的怜悯又多么难堪,没有人了解他,连自己的母亲在内。大家叫你受委屈,没有人爱你,孤零零的,孤零零的,一个人多么渺小。但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,竟没有因此认命。相反,“他知道有种毁灭一切的力量威胁着他,但这些念头非但压不倒他,反而激起他的愤怒与憎恨。”因此,“他没有一点儿听天由命的性格,只知道低着头向‘不可能’直撞过去。虽然撞得头破血流,虽然眼看自己不比敌人高强,他还是不断反抗痛苦。”克里斯托夫的生活就是与命运的残酷做着长期的斗争,因为他不愿意忍受那种命运。他与富家小姐相爱,却被对方的母亲嘲讽门第不够。知道真相后,他立马言辞激烈地写信回怼;公爵让他演奏一曲,他见曲目粗俗不堪,公然拒演,并脱口而出“我不是任何人的奴仆。”他拒绝一个声音媚俗肉麻的女演员演出自己的音乐剧,因为他不允许自己的作品被这样的人玷污。克里斯托夫的任性导致了源源不断的灾祸——被公爵府辞退,被上流社会集体抵制。但他毫不灰心,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——哪怕是给屠户的女儿做音乐老师、给小杂志社写乐评,忍受屠户和杂志主编的谩骂,只要能赚“平等、自由”的钱,他从不嫌弃。

    他说,“屈就于世俗,真正可笑又可怜。我宁愿被驱逐,也要抗争到底。”

     

    02英雄主义与悲悯情怀

    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在豆瓣,被打出了9.2的高分。

    著名翻译家傅雷在翻译该书时曾在译者献辞里写道:

   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,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。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,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。所以,你要在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,先战胜你内在的敌人;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,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。

    与很多主人公不同,克里斯托夫并不是一个自带光环的人。相反,他的经历与我们许多人相似,甚至比我们更苦一些:

    童年时穷困、缺爱与孤独;少年时便担着养家的重担;中青年时也尝过失恋、失业、背叛与离别;晚年虽改掉了固执的毛病,却也变得世故平淡......

    与我们一样,克里斯托夫在充满庸俗、倾轧的社会里奋斗着。还没来得及狂笑,运气就像呼啸而过的龙卷风,没留下惊喜,反而只剩下伤害、慌乱和恐惧。

    但罗曼·罗兰不仅书写了他受难的一生,也给了他最值得过的一生。

    罗曼·罗兰在书中写道:

   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,因为过了这个年龄,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,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,日复一日,更机械,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,所思所想,所爱所恨。


    相信很多人读了这一段话,会有被针扎似的震颤感: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,就是这样度过的。但克里斯托夫不是。他这一生都在不停地战斗,一直在突破自己、突破环境、突破桎梏。家道中落,寄人篱下,他便誓要出人头地,养活一家;在德国待不下去,就跑到法国,只为了坚持自己的音乐理想,不落俗套。哪怕老了,也要与当权者斗智斗勇,只为挣个清白的名声。在世俗的价值观围堵下,他依然坚守自我,不为卑下情操所屈服。

    这是一种英雄主义。但最令人感慨的,不是克里斯托夫的英雄主义,而是他的善良与悲悯。他的父亲曼希沃是他悲惨童年的源头。曼希沃对克里斯托夫严苛蛮横,最后甚至让幼小的儿子担当养家的重任。可克里斯托夫一点也不怨恨他。甚至在他的眼里,父亲不是一个凶横的人,也有很多好的品性:

    他爱家里的人。他老实。他有些克拉夫脱刚强正直的家风:凡是跟道德与名誉有关的,决不许任意曲解,而上流社会不十分当真的某些丑事,他可绝不容忍。他也很勇敢,碰到无论什么危险的关头都会高高兴兴地挺身而出。固然他很会花钱,但对别人也一样地豪爽:看见人家发愁,他是受不了的;随便遇上什么穷人,他会倾其所有的——连非他所有的在内,一齐送掉。

    这一切优点,此刻在克里斯托夫眼前都显出来了:他还把它们夸大。他觉得一向错看了父亲,没有好好地爱他。他看出父亲是给人生打败的:这颗不幸的灵魂随波逐流地被拖下了水,没有一点儿反抗的勇气,此刻仿佛对着虚度的一生在那里呻吟哀叹。

    克里斯托夫原型 贝多芬像

    他对家人永远网开一面。尽管他的兄弟捉弄他、欺骗他,但只要听到一个亲热的字眼,他依旧会“怨气全消”:

    克里斯托夫是永远会上当的。他极需要人家的爱,听到一个亲热的字眼就会怨气全消,得到一点儿感情就会原谅一切。有一次,小兄弟俩假情假意地和他拥抱,使他感动得流泪,乘机把觊觎已久的亲王送的金表骗上了手,又偷偷地笑他的傻;克利斯托夫碰巧听见了,不禁信心大为动摇。

    他瞧不起他们,但因为天生的需要爱人家,相信人家,所以还是继续受骗。他也明明知道,他恨自己,一发觉兄弟俩耍弄他,就把他们揍一顿。可是事过境迁,只要他们再丢下什么饵,他又会上钩的。

    糟糕的原生家庭与缺乏爱的成长环境,并没有让他的心彻底冰冷。相反,他的心热烈滚烫,除了为自己而战,也能为家人而战。

    这是英雄主义里的铁汉柔情,也是他的善良与悲悯。

    就像罗曼·罗兰那句众所周知的话——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。

    约翰·克里斯托夫的经历,无疑是对这句话的诠释。

    03不只是一部小说

    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一次和罗曼·罗兰对话后写道:

    “我们谈论起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。罗曼·罗兰向我解释,他的书想尽到三重责任:第一,向音乐致敬;第二,表明他对欧洲统一的信念;第三,唤起各民族的思考。罗曼罗兰说,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作用。现在是一个需要保持警惕的时代,而且越来越需要警惕。”这段话放在今天,依然适用——因为只有保持警惕、为自由而战,我们每个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,我们的文明才能不断进步,我们的思想才能迸发出更闪亮的花火。

    《约翰·克里斯托夫》不只是一部小说,而是一部伟大的史诗。它所描绘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,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,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。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,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,是贝多芬式的一曲大交响乐。

    克里斯托夫既是一个超人,也是一个凡人。他有情欲,有过错,有内心的矛盾、有软弱与痛苦,但也有自己的追求、梦想、爱和为爱百折不挠的精神。

    可以笃定地说,克里斯托夫不是完人。但正是因为他的不完美,才更显伟大、平凡与真实。

    相信你听了这本书后,一定能在这本书里,找到自己最终要追寻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