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4月18日,在4·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,景广海图书捐赠仪式暨《老子其人》学术报告会在图书馆举办,会议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峰主持,业界各位学者共计30余人参加捐赠仪式及报告会。

▲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峰主持会议

▲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、副馆长崔凯代表图书馆接受捐赠,并为景先生颁发证书。


▲景广海先生作学术报告
本次活动,既有捐赠仪式的温情传递,又有学术思想的碰撞交融。景广海先生的慷慨捐赠,不仅是对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充实,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鼎力支持;学者们的深度探讨,则让老子的智慧穿越千年,焕发新的生机,也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,激励我们永葆求知的热忱。
景广海先生简介
景广海,邹平黄山街道办事处中杨堤村人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历任孙镇乡林业站站长、林业局助理工程师、建设局办公室主任、长山镇党委副书记、邹平园林处主任、建设局党委委员、商务局副局长。景先生工作之余,酷爱文学历史,热衷于地方文化研究。近些年来,又侧重于先秦姓氏学探讨,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。
《溪边偶记》获得我市第四届“范公文化奖”文学类一等奖(2016年)。这部作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(2015年)出版,共收录作者87首现代诗。与景先生厚重沉湎的散文写作风格不同,这些现代诗清新隽永,看似浅显直白,但读来意味深长,富有诗意,饱含着作者对一条河流的琐碎记忆,以及对邹平一方热土的深深挚爱。
《景氏源起与楚史若干问题考辨》,于2019年12月,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。该书以景氏起源为研究主线,提出“分族命氏”理论模型,颠覆传统姓氏学认知,系统解析楚国贵族“屈、景、昭”等姓氏的源起与世系传承,并破解楚都丹阳、古若国地理位置等历史谜题。同时,涉及楚史研究的关键问题,如楚国政权体制“一都一邦”制、楚君迁徙路线、《楚居》地名考据等,填补了先秦史研究空白。全书37万余字,涵盖多学科交叉研究,引用大量文物及学术文献,作者以严谨的考据和独到的视角为学界所推崇。
《老子其人与宋国历史若干问题考辨》,更是一部融合文献学、历史学与逻辑思维的力作。在“分族命氏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出了“分级立氏”的概念,通过大量的考据,建立了“分级立氏的模型”,对于中华姓氏探源、当代考古、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多谜题,都具有工具书的作用。作者延续对先秦史的考辨方法,聚焦老子故里及宋国历史争议问题,结合鹿邑历史沿革、苦县设立背景等,探讨老子生平与宋国政治文化关联,试图厘清相关历史悬案。景广海先生的研究打破传统史学边界,将姓氏学与考古学、历史地理学结合,形成独特的考据体系,通过文献与考古证据互证,加以逻辑推理,提出新历史地理观点,如“苦县设立于楚顷襄王时期”、“鲁无陬邑,陬邑在宋”、“老彭就是老彭,既不是彭祖,更不是老子和彭祖二人”等。全书共26万余字,虽然还没有正式出版,正在多方征求意见,但已经获得国家著作权版权号。